多介質過濾是利用一種或幾種過濾介質,在一定壓力下把濁度較高的水通過一定厚度的粒狀或非粒狀材料,從而有效去除懸浮雜質使水澄清。在多介質過濾過程中所使用的濾料有天然砂、人工破碎的石英砂、無煙煤濾料、活性炭、磁鐵礦石、大理石等。出水濁度可達3度以下(濁度: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水中的懸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細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膠體物質等。水的濁度不僅與水中懸浮物質的含量有關,而且與它們的大小、形狀及折射系數等有關。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物都可以使水質變的渾濁而呈現一定濁度,水質分析中規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準濁度單位,簡稱1度。通常濁度越高,溶液越渾濁。)。
過濾中濾層分為濾料層和墊層。其中,濾料的作用:具有吸附懸浮顆粒的表面,是完全過濾作用的基本介質;墊層的作用是防止過濾時濾料進入配水系統,沖洗時能平均布水。
濾料的選擇:
①足夠的化學穩定性,過濾時不溶于水,不產生有害和有毒物質;
②足夠的機械強度;
③適宜的級配和足夠的孔隙率。級配指濾料粒徑的范圍及在此范圍內各種粒徑的數量比例。K=d80/d10.?d80:80%濾料通過篩孔直徑。d10:10%濾料通過的篩孔直徑。K越大,則粗細差別越大。K過大的缺點:各種粒徑濾料相互參雜,降低了孔隙率,對過濾不利。反沖時,過大的顆粒可能沖不動,而過小的顆粒可能隨水流失。(我國規定,普通過濾池K=2-2.2.濾層的孔隙率是指濾料的孔隙體積和整個濾層體積比例。石英砂濾料的孔隙率為0.42左右,無煙煤濾料的孔隙率為0.5-0.6左右。)
濾料層的結構:
良好的濾料層結構應滿足下列要求:含污能力(kg/m3表示)大。產水能力(m3/m2.h)或(m/h)高;理想的濾料層結構是粒徑沿水流方向逐漸減小。
墊層應具備的條件:
①在高速水流反沖洗的情況下應保持不被沖動;
②要形成均勻的孔隙以保證沖洗水的均勻分布;
③材料堅固,不溶于水,一般墊層采用天然卵石或碎石。
濾料清洗:裝料后按反洗方式清洗濾料:打開上水閥,再打開反洗閥進水,此過程一般需要幾小時,直到出水澄清,清洗時密切注意排水中不得有大量正常顆粒的濾料出現,否則,應立即關小進水閥以防止濾料沖出。
正洗和運行:濾料清洗干凈后,打開下排閥,進入正常狀態,正洗時進水控制在濾速6-8米/小時,時間約15-30分鐘左右。當水質達到要求后,打開出水閥,關閉下排閥進行正常生產。
反洗:過濾器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大量懸浮物的截留使過濾器進出水壓差逐漸增大,當此壓差≧0.08MPa時,必須對過濾器進行反洗,打開上排閥,在關閉出水閥,進水閥,然后打開反洗閥進水,反洗強度與濾料清洗時完全相同,時間約10分鐘。
水處理濾料價格咨詢采購熱線:13071011921(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