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是使液固或氣固混合物中的流體強制通過多孔性過濾介質,將其中的懸浮固體顆粒加以截留,從而實現混合物的分離,是一種屬于流體動力過程的單元操作。水的過濾處理是用過濾材料將水中分散的懸浮顆粒分離出來的處理過程。
常用的濾料有石英砂濾料、無煙煤濾料、鵝卵石、錳砂、磁鐵礦濾料等。濾料的技術要求是:
(1)適當的粒度組成;
(2)良好的化學穩定性;
(3)一定的機械強度。
過濾機理可歸納為三種主要作用:
(1)機械篩濾作用
當原水自上而下流過粒狀濾料層時,粒徑較大的懸浮顆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層濾料的空隙中,從而使此層濾料間的空隙越來越小,截污能力隨之變得越來越高,結果逐漸形成一層主要由被截留的固體顆粒構成的濾膜,并由它起主要的過濾作用。
懸浮物粒徑越大,表層濾料和濾速越小,就越容易形成表層篩濾膜,濾膜的截污能力也越高。
(2)重力沉淀作用
原水通過濾層時,眾多的濾料表面提供了巨大的不受水力沖刷而可供懸浮物沉降的有效面積,形成了無數的小“沉淀池”,懸浮物極易在此沉降下來。
濾料越小,沉降面積越大,濾速越小,則水流越平穩,這都有利于懸浮物的沉降。
(3)接觸粘附(絮凝)作用
原水通過濾層時,有很多機會與砂粒接觸,通過彼此間的范德華力、靜電力及某些特別的吸附力等作用相互吸引而粘附,恰如在濾層中進行了深度的混凝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