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斜管填料:六角形蜂窩填料(斜管填料)材質有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乙丙共聚三種。組裝形式的斜管和直管兩種形式。斜管通常用于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是水處理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水處理的一個核心工藝設施,是保證后續處理的前提,在污水處理中有重要作用。在工程應用上,采用分層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難,所以一般將分層的隔板傾斜一個角度,以便自行排泥,這種形式即為斜板沉淀池,如各斜板之間還進行分割,即為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凈水法是在泥渣懸浮層上方按裝傾角60度的斜管組建,便原水中的懸浮物,固體物或經投加混凝劑后形成的絮體礬花,在斜管底側表面積積聚成薄泥層,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懸浮層,繼而沉入集泥斗。水流從斜管(板)下部進入,向上流出,板上積泥的下滑方向從上而下,兩者方向相反,由于水流從下而上,所以又稱為上向流。水經過斜管(板)后,向上流動,所以在斜管(板)的上部用集水槽收集池面上的清水。沉積在斜管(板)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下滑到池底,經排泥管排除。
斜板斜管沉淀池水流方向:
根據水流和泥流的相對方向,可將斜板斜管沉淀池分為異向流(逆向流、上向流)、同向流(下向流)和側向流(橫向流)三種類型。
斜管沉淀池的流向示意圖
斜管斜板沉淀池應用最多的是上向流式斜管沉淀池和側向流斜板沉淀池,主要包括配水區、斜管區、積泥區、清水區等四部分。如下圖:
斜管沉淀池示意圖 |
斜管沉淀池內污泥分布圖 |
異向流(上向流)的特點:水流向上、泥流向下,上向流斜管沉淀池中,水流向上流動,沉泥沿斜管壁面向下運動。
斜管角度:傾斜角60度。
斜管長度:斜管或者斜板的長度通常在1-1.2米之間,單層斜板板長不宜大于1.0米。
斜管板距:為防止污泥堵塞或斜板變形,板間垂直距離以80-120mm為宜。
斜管管徑:25-35mm(30-40mm)
上向流斜管沉淀池底部配水區高度不宜小于1.5m的原因:進入的水流流速減小,可減少對斜管下滑污泥的干擾影響;進入的水流流速減小,配水區末端恢復水頭減少,壓力平衡,使上升水流較均勻。
【產品特點】
一、斜管水處理填料的特點:
1. 濕周大,水力半徑小。
2. 層流狀態好,顆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擾。 3. 當斜管管長為1米時,有效負荷按3-5噸/米2·時設計。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圍內,出水水質最佳。
4. 在取水口處采用蜂窩斜管,管長2.0~3.0米時,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濁度中安全運行處理。
5. 采用斜板沉淀池,其處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脈沖澄清池的2-3倍。
二、直管環保填料特點:
1、處理效率高于活性污泥法,一般水力負荷為100-200米3/米2·日,有機負荷為2000-5000克/米3,因此縮小了占地面積。
2、曝氣強度低于活性污泥法,且不需污泥回流,故能降低動力消耗及簡化管理。
3、污泥量少,減少了污泥脫水等后處理工作量。
4、產生的污泥沉降性好,有利于后段懸浮物的去除。
5、適應性強,能適應不同水質的范圍大,對水質、水量突變的沖擊負荷的忍耐力強,維持穩定的處理效果。
【產品規格】
孔徑35mm、50mm、80mm
【適用范圍】
斜管填料主要用于各種沉淀和除砂作用。是近十年來在給排水工程中采用最廣泛而且成為一項水處理填料。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高,占地面積小等優點。本環保填料適用于進水口除砂,一般工業和生活給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張濃縮等處理,即適用于新建工程,又適用于現有舊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直管填料主要用于生物濾池的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淹沒式生物濾池(又稱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轉盤的微生物載體,對工業有機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生化處理。